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(記者 王恩博)去年底中國官方出臺“金融16條”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,目前落實情況如何?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、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3日在北京回應說,近一段時期,市場信心加快恢復,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性有所上升,房地產行業尤其優質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明顯改善。
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舉行“權威部門話開局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潘功勝出席發布會時表示,2021年下半年以來,以恒大為代表的部分房地產企業由于長期“高杠桿、高負債、高周轉”經營,患上了嚴重“高血壓”,資產負債表持續處于高風險狀態,最終不可持續,出現風險。加上房地產市場中長期需求中樞水平下移,以及持續3年的疫情沖擊對就業、收入預期影響較大,多重因素疊加放大了房地產市場風險外溢性。
針對房地產市場出現的調整,中國人民銀行、銀保監會去年底出臺“金融16條”,從供給和需求兩端發力,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。
潘功勝透露,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和疫情防控政策調整,前期出臺政策的作用空間和作用效果大大改善。2022年9-12月份,中國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230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同比多增4200億元。去年四季度,房地產企業境內發債1200億元,同比多增22%。今年1月,房地產開發貸款新增超過3700億元,同比多增2200億元;境內房地產債券發行400億元,同比增長23%。
潘功勝強調,中國城鎮化仍然處于發展階段,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較大,租購并舉的發展模式也有很大發展空間。下一步,央行將堅持“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,認真總結和吸取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,會同相關金融部門抓好已出臺各項政策落實落地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支持新市民住房需求,支持租購并舉的住房市場發展,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制度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,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。(完)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